肝病科
祝达
小贺(化名)今年刚满30岁,虽然年轻,却是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的“老病人”了。3年前,当他还是一名27岁的壮小伙时,一次朋友聚会让他结识了肝病科。
那天是2018年8月的一个炎热的晚上,酒量一般的他和朋友们推杯换盏,多饮了几瓶冰啤酒,结果就被朋友扶回了家。第二天,小贺感觉自己全身乏力,恶心、想吐,还不想吃东西,还以为是自己“酒没醒”,于是强撑去上班,同事发现他状态不对,便好心把他送去附近医院,一化验不得了,是“重度肝损害”!在医生的建议下,他来到了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住院治疗。
经过检查和化验,小贺被诊断为:重度乙肝肝炎和酒精性肝损害,经过精心的治疗和调理,小贺2周后康复出院。他坚持服用乙肝抗病毒药,发誓再也不喝一滴酒,标标准准按医生的要求,定期来门诊复查。肝病科医生表扬小贺,并告诉他“你会很快恢复的”。果然三个月后,小贺的乙肝病毒DNA转阴,肝功能完全正常,肝脏超声没有见到任何异常。
医生告诉他“很好,坚持用药,以后3个月复查一次就可以了。”小贺高兴坏了,回到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虽然听到了好消息,但小贺的妈妈却依然担心,老话儿说“大病之后需大补”,虽然儿子的指标都正常了,但是也要补身体啊,于是小贺妈妈每天煲汤、炖肉,鸡鸭鱼肉顿顿不停,果然小贺就慢慢发胖了,小贺妈妈看到儿子长胖了,很是欣慰。
可到了2019年8月,小贺到肝病科门诊复查,本来一直正常的肝功能却升高了,超声报“注意脂肪肝”,门诊医生劝解:你可要减肥了,不能再这样补下去了,你现在乙肝肝炎好了,却可能患上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就是俗称的“脂肪肝”,再这样下去,以后等你老了,会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的!而且脂肪肝肝炎一样可以出现肝硬化的!
小贺回到家,看到妈妈辛苦的做饭,并端上美味的炖汤和菜肴,便没有将医生的嘱托告诉父母,继续“补身体”,也不再规律去门诊复查,只是继续坚持服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
2020年3月,小贺感觉肚子经常涨涨的,偶尔还会有右上腹疼痛,担心自己的病情复发,小贺还是来到肝病科门诊抽血检查了,结果提示转氨酶已经翻了三倍!超声也明确报“脂肪肝”!门诊医师苦口婆心再次劝道:你可真要减肥了,不能大吃大喝了,要清淡点!现在已经肝炎了!
小贺心事重重的回到家中,告诉父母自己的肝功能又不正常了,医生要自己少吃点、要减肥。小贺妈妈一听就不高兴了,“我把儿子养胖了是身体好的表现,怎么会是养胖了患肝炎?一定是儿子的病还没有痊愈,以后还要加强营养!”小贺一听妈妈的话,点了点头,觉得有道理,再也不去门诊复查了。
转眼间1年多就过去了,时间来到了2021年6月,表情疲惫小贺被父母送到了肝病科门诊,原来小贺又出现了恶心、想吐、乏力的表现!令门诊医生惊讶的是,没能一眼认出小贺,他竟然胖了15公斤!抽血化验后,小贺的肝功能再次提示“重度肝损害”,并再次住进了肝病科病房。经过治疗好转后,医生对他进行了肝组织活检检查。
病理提示“脂肪肝合并乙肝,炎症2级,纤维化2-3级”(如图,图1中白色的泡泡就是肝细胞中的脂肪,这是典型的脂肪肝表现;图2中蓝色的条索一般的东西就是染色后的纤维化,这是比较严重的纤维化表现)。
图1 图2
“有图有真相”,医生拿着肝活检报告告诉小贺,他这次的疾病就是脂肪肝引起的,并且已经达到了较严重的纤维化阶段,再继续进展,很快就要肝硬化了。小贺和小贺妈妈一下子就后悔了,尤其是小贺妈妈,反复的责备自己把儿子给“害了”。医生安慰母子二人,若积极减肥、控制饮食、合理运动,脂肪肝是一个可以逆转的疾病。
第二次离开肝病科住院部,小贺又下定了新的决心,“一定要消灭脂肪肝!”遵医嘱3个月后,小贺兴奋的来到门诊,一进诊室,就大声的说“我减回原来的体重了”,果不其然,复查的肝功能又再次正常,小贺又一次重获健康!
作者寄语:小贺的故事是我综合了2名类似患者的真实病程,艺术加工后的故事。但在真实的临床上,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脂肪肝患者走向肝炎、肝硬化。
有数据报道,广东省脂肪肝患者已占到33%,已然给人民的健康带来隐患。脂肪肝不光可以出现肝炎、肝硬化,更多的是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心肌梗塞等严重致死、致残的疾病。
建议肥胖的人群需“控制嘴、迈开腿”,控制体重,在身体不适的时候,需及时就诊专业的诊治机构。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为全国脂肪肝规范诊疗中心之一,具备专业的脂肪肝诊疗技术和水平,希望为广大脂肪肝患者带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