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简介

发布日期:2025-02-25    来源:

一、科室概况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立于2008年6月,是中山市首个以“感染性疾病危重症救治”为特色的综合性急危重症诊疗中心。科室下设重症医学科一区、二区及急诊科,开放床位35张,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为全院临床科室提供强有力的危重症救治支持,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二、人才队伍

科室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协作高效”的医护团队,现有医护人员41人,其中医生团队8人(高级职称3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1人,硕士研究生4人);护理团队33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9人、护师及护士2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90%)。团队以“青年文明号”为标杆,秉承“奉献如火青春,确保优质服务”的理念,多次荣获省市级荣誉,包括广东省“青年文明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

三、科室环境与设施

科室以“安全、高效、人性化”为核心,打造现代化救治环境

1.感染防控体系:独立负压病房配备层流净化系统,空气经高效过滤消毒后排出,杜绝交叉感染与环境污染。

2.智能化监护体系:中央监护系统、影像探视系统、中央供氧/负压吸引系统全覆盖,实现实时监测与远程沟通。

3.“生命岛”单元设计:每床单元配备高端设备,包括Darger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微量输注泵等,确保患者24小时动态监护与精准治疗。

四、医疗设备与技术

科室配置国际先进设备,开展多项危重症救治核心技术

(一)特色设备

1.生命支持类:美敦力ECMO、Prismaflex/Aquarius血液净化设备、爱德华EV1000血流动力学监测仪。

2.影像诊断类:床旁超声、床旁X光机、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

3.急救设备:心肺复苏机、除颤起搏仪、转运用呼吸机等。

(二)核心技术

1.生命支持技术:ECMO、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

2.血液净化技术:血浆置换、血液灌流(DPMAS)、胆红素吸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3.微创诊疗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超声引导穿刺

4.中西医结合治疗:融合西医尖端技术与中医辨证施治,个性化制定感染控制、器官功能维护及康复方案

(三)护理特色

1.超声引导鼻空肠管/PICC置管、俯卧位通气管理、镇静镇痛监测。

2.多模态皮肤护理、血栓预防、早期康复介入,全面提升救治质量。

五、学术与荣誉

1.主办“中山感染重症基层论坛”,推动区域危重症诊疗水平提升

2.主办“中山市基层医院感染重症护理学习班”,为基层护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提升区域护理水平

主持科研项目:《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瑞倍宁®)在真实世界用于全身麻醉和纤维支气管镜镇静的一项国内、前瞻性、非干预性研究》、《重症肺结核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细胞因子谱的相关性分析及预后价值研究》

3.获评“广东省巾帼文明岗”“中山市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4.以“构建急救绿色通道”为目标,在新冠疫情及登革热疫情救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冠危重症及登革热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居区域前列。

六、服务理念

科室践行“生命至上,中西并重”的宗旨,以精准化、个体化治疗为核心,致力于为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全流程”的生命支持服务,为患者家庭点燃希望之光。

七、教学与培训

科室高度重视教学与培训工作,承担多项培训任务

1.轮训学员培训:科室负责医院医护轮训学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理论授课、临床实践、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为学员提供系统的重症医学培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2.基层医院培训:科室定期开展“中山感染重症基层论坛”及“中山市基层医院感染重症护理学习班”,邀请资深专家授课,分享前沿技术和临床诊疗及护理经验,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专业指导,提升区域整体医疗护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