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抗生素应用的基本思路

发布日期:2010-11-23    来源:信息办

一、首先要明确病原菌,从临床通过问病史、查体和必要的化验来推测属于哪个系统的哪种病,然后分析是何细菌,再开始用药。如果临床怀疑是病毒性疾病,可以观察,暂不用抗生素。
    1.重视病史采集、全面查体及三大常规。
    2.仔细体检,不放过任何细节。
    3.必要的检验:血尿便常规、ESR、肝肾功能、胸片。必要时做B超查腹部或超声心动图。三大常规很简单但非常重要。

二、结合主诉和体检推测哪个系统有病变。
    1.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甲状腺有无杂音。
    2.肺部有无实变体征或湿啰音。
    3.心脏有无杂音。
    4.肝脾有无肿大,腹水情况。
    5.脑部颈部有无阻力神经病理征。
    6.皮肤有无皮疹或出血点。

三、除血尿便常规外应补充做一些化验。
    1.血培养+药敏。   2.胸片。   3.腹部超声检查。    4.腰穿。
    5.淋巴结活检。    6.痰或体液涂片检查。

四、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口服、肌注、静滴。
    1.病情轻的可选口服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如阿莫西林或加克拉维酸,头孢拉定或头孢呋辛,另外亦可选红霉素、阿齐霉素等。对泌尿和肠道感染可选喹诺酮类口服。
    2.病情中等可选肌注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等。
    3.重症感染必须静脉滴注,常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由于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应争取时间,用药覆盖面相对广,可取碳青霉素烯类+丁胺那或万古(或利奈唑胺)。如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不宜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超过7天,因为易发生真菌感染或多重耐药菌,及抗生素相关腹泻。

五、根据已有病史体检和化验推断患哪种病的可能性大,然后选择抗生素。

六、根据肝肾功能调节抗菌药物。

七、年龄:老年或婴幼儿要调整剂量。

八、妊娠和哺乳妇女:有些药物能分泌至乳汁中或影响胎儿,应慎用。

九、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十、预防用药。用于某些手术前预防感染时不同于治疗用药,不必用广谱抗生素,一般为一次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