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秀恩
时光荏苒,不经意间,我已经在护理岗位上迈入第十个年头。回顾这十年的历练,虽然岁月无情地在我脸庞刻下痕迹,但也让我内心得到沉淀,让我在工作中得到成长。
2004年,临毕业的时候,老师告诫我们:“护理是一个学科,不能把护理简单的归类为操作行为。你们要带着思考,用心的做一名有专科素养的护理人。”带着老师的嘱托,带着对护理工作的满腔热情,我毅然决然的投奔到护理工作中。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是患者人生的积极参与者。每当看到患者转危为安,每当听到患者或家属的一声感激,我们都会流露出满足的笑容。记得刚踏上工作的时候,第一个科室是化疗科。一个满是肿瘤患者的病区,常人总觉得暗淡的科室,却总洋溢着希望,充满阳光。患者的豁达、乐观与医生和护士的鼓励与不言弃息息相关。从那时起,我就坚定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向前辈们学习,做一名为患者及家属排忧解难的护理人。
在这十年间,我深切的感受着护理行业的发展。从护理模式的深化,逐渐实现床边责任制整体护理,到各护理专科技术的壮大,逐步实现护理专科层级管理。临床护理工作不再是仅仅从属于医疗工作,各护理人临床护理思维逐渐形成,甚至有部分专科与医疗行为齐头并进。譬如PICC导管置入,它的可直视穿刺,避免了“盲穿”可能造成的内出血,已逐渐超过了医生锁骨下静脉导管置入的例数。又例如造瘘专科护理,比医生的伤口处理更有效、专业。各护理专科门诊犹如雨后春笋,相继开设。一个行业社会地位的提高,离不开行业人的努力付出与坚持。这是多少护理人的辛勤汗水换来的,我们为之骄傲、自豪。
在2009年的甲流战役中,我是参与者。还记得那一天,突然接到收治患者的指令,面对人手严重不足。几名已经下班的年轻护士毅然留下来,继续投奔到工作中。从床位的准备到病人的收治、到治疗的开展,当完成所有收治任务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钟,那已经是我们连续工作了十八个小时了。当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护士站,所有人没有一句怨言,看着大家被防护口罩压红的鼻梁,还有那包裹在防护服里,早已被汗水浸湿的工作服,我的眼眶红了。这其中包含着心疼与感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为有一批批无私奉献的天使,我们的护理行业才得以传承,我们的护理事业才得以发展!
谁是最可爱的人?保卫祖国的解放军固然是其中一员。但是,守护着全国人民生命的医生护士,同样可爱。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9年的甲流,到2013年的H7N9,我们无怨无悔地参与到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再看看“5.12”大地震的抢救现场、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的抢救现场,恶劣的环境下,有我们的身影;危难的情况下,有我们的坚持。“义不容辞”、“前仆后继”、“不计得失”、“无私奉献”,这些鲜活的词语无不诠释着我们高尚的情操。
纵使社会上伤医、伤护事件频发。但这些暴徒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不能因为愤慨而懈怠工作。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医者仁心,大医精诚,需要我们传承。
回顾这十年的护理工作生涯,我为自己骄傲与自豪。下一个十年,将继续见证护理行业的发展,也冀望自己能成长为有所作为的专科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