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一个完整包装的药品都会有一份说明书或直接印在包装盒上或瓶签上的说明。说明书可以帮助病人了解该药品的主要成分、适应证、用法用量、副作用、贮藏条件及注意事项,但对于全面了解该药物还远远不够。因此,病人切不可凭借一份药品说明书擅自“对号入座”、乱用药物,而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使用。
(1)药品名称。有时一种药品可以有多种药名,如正式名、别名、商品名等。有些不同的药物,名称只差一个字,要注意区分,不要错用。
(2)批淮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或失效期。批准文号是鉴别假药、劣药的重要依据。生产批号表示具体生产日期。有效期或失效期用来确定效期药品的有效时间。
(3)药品成分。若是复方制剂则标明主要成分。
(4)适应证。它是生产厂家在充分的动物药效学实验及病人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所确定,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才允许刊印的,往往包含很多适应证。也有的标明药理作用和用途。
(5)用法用量。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标明的剂量为成年人的常用剂量,并以药品的含量为单位标明的。若小儿或老人使用须按规定折算使用。
(6)副作用。药品的其他不良反应也常常包括在这一栏中。
(7)注意事项或禁忌。安全剂量范围小的药品必标此栏,而安全性高的药品则可不写此栏。注意事项还包括孕妇、哺乳期、慢性病等特殊患者应注意的内容及与其他药物合用的禁忌等。
(8)贮存。若需特殊贮藏条件的药品,则在此栏标明,如避光、冷藏等。
(9)规格。包括药品最小计算单位的含量及每个包装所含药品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