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临床药学服务的深入,患者对于用药安全的意识逐步得到提高,在我院临床药学服务人员咨询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门诊及住院患者关心药物与饮酒之间的关系,因为有些药物会同酒精作用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在服用药物期间,不宜饮酒。现列举如下:
抗菌药物:若用药后饮酒,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是由于药物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导致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的代谢受阻,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患者可出现腹部痉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等。这些抗菌药物有:
①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及其复方制剂、替硝唑等;
②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等;
③其他如呋喃唑酮等。
“双硫仑”反应的严重程度与头孢菌素剂量及摄入的酒量成正比,并具有持续性。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更为严重。有的患者在用药后喝含酒精的饮料、吃酒心巧克力、服用含酒精成分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该反应。故用上述药的病人,两周以内应禁酒并禁用含酒精食品、药物。
降血糖药:酒精中的乙醇能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并阻止肝脏内葡萄糖的输出,使血糖降低,可与降血糖药发生协同降血糖作用,从而导致低血糖。
①注射了胰岛素,同时中等或大量饮酒,将会发生低血糖性昏迷,甚至发生不可逆性脑损伤。
②口服磺脲类降血糖药,如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喹酮等又同时饮酒,可引起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和低血糖,甚至会发生低血糖性昏迷。
③口服双胍类降血糖药如苯乙双胍、二甲双胍与酒同用,可发生腹痛、酸血症及体温过低。故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用上述药物治疗期间应忌酒。
中枢神经抑制药:因乙醇对中枢神经也有较强抑制作用,两者的协同作用将大大加强中枢神经的抑制性,严重的可出现昏迷不醒,甚至死亡。
①口服催眠药如安定、舒乐安定、苯巴比妥。
②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
抗过敏药:服用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时饮酒,可加强乙醇的中枢抑制作用。氯苯那敏(扑尔敏)在复方的防治感冒的药中出现率较高,如重感灵片,建议伤风感冒者用药时要注意。
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酮洛芬、吡罗昔康、萘普生等药物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如在服用这些药物的同时饮酒,会加重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胃肠溃疡,严重的会发生胃穿孔。
抗恶性肿瘤药物:口服抗癌药与酒中的乙醇对胃肠道有共同的较强烈的刺激,如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故建议癌症病人在用药物治疗期间应忌酒。
中成药:说明书中明确规定需忌酒的药物需要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