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监护室里,一位20多岁的青年男性,患有“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衰;败血症”等疾病,经治疗后仍间有高热、寒战、气促等症状。在发热、气促时患者问是否病情过重,眼含泪水,在发热间歇期又嬉皮笑脸,对于一位重症患者用了“嬉皮笑脸”这个词,我实在有点难受,但事实确实如此~
我在想,他是忘记了发热、气促时候的难受,还是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病情的变化,还是对自己的病情,甚至是对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及将可能发生的情况没有预见?
他其实还只是一个小孩,不懂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他所做的决定都缺乏了正确的预见性。他用游戏的态度游戏人生。也许在缺少关爱,也许在缺少管教,也许在放松警惕的情况下,走上了吸毒的道路。尽管他的母亲日日以泪洗脸,也改变不了他吸毒的事实,尽管他的母亲寸寸苦口婆心,也没有换回他浪子回头,以至于在他生命垂危众亲人要放弃继续积极治疗时也只能无奈地掩面而泣,那颤抖的身体,难以掩饰她那撕心裂肺般的绝望……
在他呱呱坠地那一霎那,他也曾给家庭带来欢乐和期望,他也曾是家里的天使,是什么让他走上了这么一条不归路?是他的不谙世事?是他的不理性的选择?是他肤浅的认知?是他错误的预见?还是他父母在他出现不好苗头的时候没有准确地预见他的将来?或者预见了却没有及时干预?又或者不懂如何去干预?
20多岁的年纪,本应是灿烂绽放的季节,他却要凋谢,看着他时而无知,时而迷惑,却又时而狡黠的眼神,我思绪万千,心情难以平静。
是什么造就他无法改变的一生,是什么让他深陷泥潭难以自拔,是什么让一个本可以青春焕发的青少年变得如此颓废不堪?的确,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立的,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去生活的权利,但有时候我们缺少正确选择的预见性,并固执己见,最终做出毁灭性的决定。
我想,应该在年少的时候家长及社会教育者就做好预见,尽早做好引导,也许,他们会有一片艳阳天。
■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区分院 袁 萍